9月20日至22日,2023蘇州國際時裝周暨第二十三屆中國江蘇(常熟)服裝服飾博覽會舉行。在短短三天的時間里,博覽會密集地開展了“覓江南”蘇州時尚供應鏈展、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大會、中國紡織服裝跨境貿易發展大會暨外貿新業態交流會等多項活動。多元的議題切中了當下紡織服裝產業的熱點,也展現了常熟在這一傳統富民產業上的新探索,更彰顯當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向更高層次躍升的信心。
古為今用
從江南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
何處覓江南?江南既在繁華盛景中,也在羽衣霓裳里。常熟二者兼有,為這一命題寫下極具詩意浪漫和儒雅細膩的答案。
走進“覓江南”蘇州時尚供應鏈展,一家名為“鳳禧”的蘇派旗袍展臺十分惹眼,這里的服裝江南韻味十足,又不失個性與時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一客商拿起一款主題為“錦繡華彩”的旗袍,上面精細編排著片金錦以及象征吉祥的圖案,傳統紋樣散發出雅致光澤。“這是我們今年的最新款,設計靈感來源于常熟翁同龢故居綵衣堂內的彩畫。”常熟鳳禧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兼設計總監周春亞說,蘇式彩繪是江南文化的代表,美感十足,把這種傳統文化元素融合在旗袍的設計中,受市場青睞,正符合品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時尚的”理念。
常熟人深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的道理,并努力加以踐行,讓優秀傳統文化俏起來、美下去。
前不久,蘇州古唐東韻服飾有限公司在大連時裝周上發布主題為“古唐新韻”的系列新款服飾,將中式服飾美學的莊重與飄逸并舉的特點在現代時裝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秀場中最獨特的那抹中國韻味。“中國傳統文化對服裝設計師而言是一座寶藏,有太多值得挖掘的空間。”公司董事長杜綱原先做高定韓服,在2019年與常熟理工學院、常熟服裝城集團合作共建常熟紡織服裝行業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并成立“古唐東韻”國風品牌,專注于旗袍和“新中式”。在杜綱看來,近幾年,不少服裝設計師將中國文化中的傳統元素融入現代服飾廓形,形成風格迥異的國潮風格,深受年輕人喜愛。
9月20日晚上舉行的2023“常熟杯”潮流服飾組合設計大賽,再次印證了杜綱的觀察。12組入圍設計依次亮相,有近半數作品在設計中加入中式元素。有的選手以皮影戲為靈感,通過解構再重構呈現出一款獨具匠心的“新中式”外套;有的以老上海百樂門為靈感,設計一套帶有近代懷舊印記的時尚新裝;還有的直接借用“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文化箴言,將天壇和祈年殿元素應用到服裝設計中體現古今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綾羅綢緞、紡染織繡都曾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是中國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即便是在當下,仍是紡織服裝行業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撐力。
貢獻長板
建立供應鏈協同機制
“得供應鏈者得天下”,在9月20日舉行的2023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大會上,與會者對此形成共識。供應鏈是在存量競爭的年代支持企業品牌沉淀、品牌增長的決勝基礎。面對外部沖擊、數字化轉型等諸多挑戰,紡織服裝產業要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韌性,體現在哪?“體現在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中國服裝行業協會供應鏈專家委員會專家周榮星認為,品牌的良性成長來自全鏈條的透明數據決策、可視化的操作、協同響應等,這是在當前不確定性環境中尋找品牌資產沉淀的最佳確定性基礎。
著名的“木桶理論”認為,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最長的木板。然而,在數字化背景下的紡織服裝產業中,“木桶”可以傾斜,“長板”可以無限放大,同樣也能盛很多的“水”。
“在供應鏈生態中,企業要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橙線品牌創始人于耀東原本從事面料的研發與銷售工作,在2021年,他帶著供應鏈上下游的3家企業共同打造“橙線”家居服品牌,分別在面料、印染、制衣等環節上發揮著各自長處。“橙線”自成立以來,連續兩年在抖音的“雙11”單款銷售榜獲得第一名的佳績,一躍成為常熟本地最具潛力的新銳品牌。
對于新生品牌與成長品牌,最為困擾的難點就是去庫存。得益于柔性供應鏈的持續普及,這在常熟已不是問題。
在江蘇百成匯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每個工人面前都有一個平板。屏幕上顯示具體的工單、工序、目標產量,熟練工根據工單進行各項操作,新工人按照工序演示來完成指令生產。“在追求時尚的當下,服裝產業趨向小單快返。經營形式的改變,導致中小型生產企業的訂單萎縮,急需轉型。”飛榴科技聯合創始人劉珂研發的這套“針聰明”系統將人的經驗形成軟件,即便是新手小白面對幾百道工序的服裝都會從容地跟著系統提示去生產,不僅把商品的不良率降低了50%,還為企業的服裝生產打開新天地。
如今,在常熟做服裝生意一點都不用愁。設計端有凌迪科技研發的“Style3D”軟件,可在虛擬模特身上做服裝設計,設計周期從以往的15至30天縮短到3至7天;銷售端有依鏈服裝數字化選品中心,通過供銷兩端數字化協同,從而優化生產,降低庫存,提升周轉率;物流端有常熟市城市配送中心、中通快遞昆常轉運中心以及熙麥長三角時尚供應鏈樞紐,為直播電商們提供響應更為便捷、成本更為低廉的快遞服務……在數字化加持下,常熟紡織服裝產業逐步向數字化營銷、3D服裝設計、供應鏈協同、面輔料數字化等產業鏈兩端延伸,帶動了傳統品牌不斷升級,一大批新興服裝品牌競相涌現。
守正創新
立足傳統市場向直播轉型
9月20日,常熟服裝城招商場內比以往熱鬧許多。操著不同口音的客商們游走在各個服裝店鋪之間選貨、下訂單。店員們麻利地打包著快遞??爝f將經由在招商場內穿梭的快遞小哥發往全國各地。“這是疫情后的第一個完整秋冬季,對各個商戶來說都十分重要。”常熟服裝集團招商場市場拓展部部長徐明華說,在今年“百團千人采購節”期間,招商場包車把各地的采購商接到常熟服裝城,為這里的商鋪拓展銷售渠道。
“即便現在熱鬧了一些,但和幾年前的客流量相比還是少了很多。”凱悅服飾老板劉春仙在招商場干了30年,見證了這里完整的變化。曾經,來這里掃貨的采購商摩肩擦踵、攤位更是珍貴難求。在2018年前,現場、現金、現貨的“三現模式”仍是常熟服裝最普遍的經營方式。
受直播電商沖擊,常熟傳統市場日漸式微。如何在困境中謀新路?“服裝城是全國的貨源集散地,無論怎么轉型都不能放棄這個最大的優勢。”常熟服裝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潘曉晗說,經過全面調研、廣泛討論,常熟服裝城最終確立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方向,第一時間搶抓直播經濟風口,為常熟服裝城轉型升級探尋新道路。
來到常熟服裝城玖號源點數字時尚基地二樓,吳堡服飾商場老板嚴小青站在鏡頭前,穿著一身紅色衛衣,手里提著和身上同款不同色的3件衛衣,十分自信地介紹搭配技巧。沒過多久,用作直播預告的3條短視頻就大功告成。兩年前,在朋友的邀請下,她從揚州來到常熟服裝城做直播帶貨,目前單場銷量能達到兩三千件。
不僅僅是嚴小青,常熟服裝城吸引了眾多外來創業者從事直播電商行業。據統計,淘寶天貓平臺有3.8萬家,抖音平臺有2萬多家,快手平臺有6000多家。從傳統服裝批發市場到全國直播電商高地,2022年,常熟全網零售額首次超過1000億元,近3年年均增長16%以上;常熟服裝城完成市場交易額超1400億元,常熟服裝線上交易額超千億元,兩個千億級市場“花開并蒂”。常熟服裝城直播商學院負責人范鼎認為,商家依托常熟本地產業帶貨源優勢和扎實的電商基礎,實現了傳統貨架電商向內容電商快速轉型,特別是近3年,傳統檔口線下生意加速線上化,給商家帶來生意增長的第二春。
9月21日,長三角直播電商行業數字賦能大會舉行?,F場座無虛席,不少主播站著聽完全程,只為了解當下流行服裝趨勢。在以秋冬裝見長的常熟服裝城內,無論是傳統的服裝店鋪老板,還是帶貨主播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在這個秋冬季大干一場。
信息來源:CFW時尚網